又是部中譯得莫名其妙的電影,不曉得的人還以為是科幻或是奇幻類型的電影....是"魔"在那裡??

moneyball.jpg  

根據2003年Michael Lewis出的一本書"Moneyball: The Art of Winning an Unfair Game",主要講述奧克蘭運動家隊(Oakland Athletics)如何顛覆當時球探挑選球員的方式,利用數據分析來評價球員,在財大氣粗的棒球市場中,成為撂倒大鯨魚的小蝦米 (不過並沒有像立志電影那樣老梗的拿下總冠軍)。

劇中討論的幾個點,其實社會上隨處可見這樣的氛圍。首先,當然就是整個大環境,大球團有著豐厚的資金作後盾,大筆的錢總是可以吸引到那些明星球員;而小球團變成了這些大球團的"寶石探測器",好不容易挖到的璞玉,琢磨發光後馬上被挖角走人。不論哪個領域也都是這樣,高薪挖角似乎也不是甚麼新聞了。

ypscol.jpg

而當時的球探在評價球員價值時,也承襲著一代一代流傳下來的傳統,球員的樣貌、投打球的姿勢、個人品格私生活的情況、社會對他的觀感等,片中老球探們討論尋找新球員遞補時的標準,也的確有時讓人啼笑皆非,ex:某球員的女友不夠正也可以影響評價球員的標準?!!

於是乎,片中奧克蘭運動家隊的經理Billy Beane(比利比恩)大膽的採用了一位哈佛新鮮人Peter Brand(彼得布蘭,一個書中沒有的虛構人物)利用數據評價球員的方式,尋找出在這樣的主觀意識下一直被低估的球員,進而組成了新‧奧克蘭運動家隊(誤)。當然,這樣的方式大大衝擊了傳統派的球探,畢竟以這樣的分析,一個球團壓根不需要一堆的球探來打嘴炮呀!如同片中所說:當你的方式危及到將好處握在手中的既得利益者,他們便會極盡一切方式去打壓、反對你。

Billy在高中時被大部分的球探評為『難得一見的五項全才』,因此,在球探的遊說及豐厚簽約金的吸引下,Billy放棄了Standford的全額獎學金,投入了他以為是他發光發熱的職棒生涯;沒想到大聯盟的環境並不如Billy以為的簡單,最後經過幾年的挫敗,他離開了職棒,轉為球探。

 

片中不正面的去說Billy選用這樣方式,跟他年輕時的遭遇是否有關係(雖然我個人覺得是有啦)。或許他對於這傳承已久的主觀評價總有著一種怨懟,當他問Peter以他當年的記錄,Peter的分析會在第一輪選他嗎?而Peter的回答更正中他的下懷,讓他義無反顧的相信這樣的方式才是對球團跟球員都是好的。

而片中藉由Billy跟Peter看似玩笑的對話,也點出了運動員的悲哀之處(也許不一定只有棒球界)。表現好的明星球員,各隊爭相捧上大把銀兩搶人,而另一個極端,則是簡單的幾句話....『你現在是xxx球隊的人了,這是ooo的名片,他是個好人,管理部會安排你後續的事宜。』雖然Billy用了客觀的方式去評價球員,卻依然難免落回明星球員的迷思,不過現實總是現實,球隊要的是贏球呀!

雖然很多可能都是老生常談,但當大家慢慢對這些不公平變得習以為常時,看看這樣的電影讓自己想想甚麼樣的堅持是對的,不要陷入傳統的沉淪,因循苟且,才能督促自己進步、創新吧~~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阿波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